国务院学位办负责人就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就基本需要(试行)答记者问
最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就基本需要(试行)》(以下简称《基本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介绍一下《基本需要》颁布的背景和意义?
答:党中央高度看重工程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培养卓越工程师,需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高校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强理工科人才培养分量,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
202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设立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着力培养适应革新型国家建设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2025年,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调整为电子信息等8个专业学位类别,进一步健全国内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2025年,教育部推行了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改革,联合国务院国资委支持32所高校和8家里央企业牵头建设了40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搭建校企协同的新型培养平台。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已经成为国内博士专业学位的主要种类。
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对工程人才的培养规格、层次和水平提出新的更高需要,需要探索形成愈加符合教育规律、愈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标准,以评价改革为牵引推进培养模式的迭代升级。同时,明年马上推行的《学位法》规定,研究生可以“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就答辩申请学位”,迫切需要准时颁布配套规定,指导推进培养单位贯彻落实。
2、请简要介绍一下《基本需要》的研制过程?
答:编制工作在不断深化认识、凝聚共识中合力推进。
202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专门设置调查课题,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专家团队,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建议,拓展专题论证,反复讨论修改。
研制过程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培养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备突出技术革新能力、擅长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这一目的任务。二是坚持先立后破,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遵循国内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和进步实质,结合《学位法》需要,在培养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方面突破革新。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约研究生分类培养的重点问题,愈加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独立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
专家们觉得,《基本需要》初次明确了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范围和水平需要,初次明确了通过实践成就申请学位的规范和程序,进一步强化了专业学位以实践革新能力为导向的培养定位和标准,具备要紧发展意义。
3、《基本需要》主要包含那几个方面内容?
答:《基本需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概述、学位论文基本需要、申请学位实践成就基本需要、其他。
一是明确了《基本需要》是学位授与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学位授权点、导师对学位论文或申请学位实践成就进行管理和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二是明确了学位论文在选题、内容、写作规范和结构、革新与贡献、评价参考要点等方面的有关需要,强调学位论文应聚焦工程实践和应用研究,着重体现学位申请人在基础理论、专门常识和独立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是明确了申请学位实践成就在来源与形式、内容结构、写作规范、革新与贡献和评价参考要点等方面的有关需要。强调以实践成就申请学位,应包含可展示实体和书面总结报告;申请学位步骤应包含实践成就申请学位可行性论证、实践成就推行、实践成就总结报告写作、实践成就展示与鉴别或评审、实践成就答辩等。
4、《基本需要》主要有什么特征?
答:《基本需要》具备以下三方面特征:
一是突出实践性,聚焦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独立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的能力,鼓励学位申请人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国家重大需要、行业和地区进步需要“研究真问题”,并通过实践探索“真解决问题”。
二是强调革新性,需要学位论文或实践成就在应用革新、技术革新上应有鲜明体现,鼓励以革新赋能行业产业实践,引领技术改革和产业变革。
三是鼓励多样化,为学位论文选题、实践成就来源与形式提供多元化设计,鼓励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依据实质拓展具备前沿性、应用性、跨学科、革新性的探索。
5、下一步推进《基本需要》落实有什么工作举措?
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力推进《基本需要》落地见效。
一是做好试行用。鼓励各培养单位结合实质试行,并拓展多元化探索,不断健全具体需要和操作程序。
二是拓展宣传解析。推进各地各培养单位深入理解学会文件精神,切实将文件有关需要作为实质工作的指导。
三是强化培训指导。面向广大导师组织拓展培训指导,并准时推出典型范例,推进《基本需要》在教育教学、论文指导和论文评价等实质培养环节中落地落实。
四是持续迭代更新。结合各地各培养单位推行状况,不断健全更新。